第765章:三路而来-《席卷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要是寄存物品的人阵亡或失踪,可以确认阵亡的话,辎重处自然是将阵亡者存放的东西送给其家人,运费依然还是有,只是打个半折。要是无法确认生死的失踪,辎重处需要有一个时限,一般是三个月左右失踪者没出现,辎重处就会将失踪者存放的物品送给其家人,就是没有了折扣。

    关于失踪还有另外的说法,需要经过一道程序来判定是不是当了逃兵,一旦被确认为逃兵可是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,存放的财货什么的自然还是他的,可是他本人至少是三年以上的苦役要度过。

    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,宋然集结本队的人,与其它队会合集成一个屯的编制,他们这个屯又会与其它屯进行会合形成曲的编制,随后就是曲会合成为师的编制。

    汉国的一个师是五千人,由一名校尉来进行统率,校尉又接受郎将的指挥,郎将则是一个军的指挥官。

    师这个军事单位在春秋时期已经存在,那个时候是分为伍、两、偏、卒、旅、师、军,每“伍”五人、每“两”二十五人、每“偏”五十人、每“卒”一百人、每“旅”五百人、每“师”两千五百人、每“军”一万两千五百人,然后又会区分车兵和步兵,上面那个就是纯步兵的编制,要是车兵就会再一个“乘”的单位,一个“乘”基本上就是一个“卒”再加上一个“偏”,也就是每乘战车是有一百五十名步兵跟随。

    刘彦原本是要用现代军队的编制来建设汉军,后面一想就算了。

    任何时代的编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,最先进的未必就是最适合的,应该是适合的才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刘彦后面是听取了广泛的意见,延续秦汉的军队编制,只是将先汉的“部”改称为“师”。

    李匡是郎将,要是统率常备军当然只能指挥一个军,能统率超过一个常备军的是中郎将,像是谢安一直统率两到三个军。

    在汉军能够统率三个军以上的只能是带有“征”、“镇”、“平”、“抚”前缀的这些将军,只不过目前为止汉国也就任命“征”字头的将军,其余的“镇”、“平”、“抚”一直是空有名号。

    李匡能够统率五万人马进入西域,是这支部队压根就没有正儿八经的番号,是属于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。他却是很明白这一次经历的珍贵,要是统率过程中没犯什么大错误,基本上一个中郎将是跑不掉的。他老早就想要立功升官,要不然自己的妻子都是个临淄令,都算什么事嘛。

    西域兵团是由一个郎将来指挥,那么一名校尉指挥上两个师也属于正常。从李匡到下面的任何一人,他们都清楚这一次经历意味着什么,郎将可以升官为中郎将,校尉干得好升为郎将,职位越低就越可能来个几级跳,比如士兵可以成为伍长,伍长却能成为队率,谁不是卯足了劲?

    宋然就属于干劲十足的一员,他本来也就是个伍长,现在却是带着个临时队率的头衔,麾下有着五十人的编制听命,可不想等这一次战事结束依然还是一个伍长。

    “五千敌军,成份非常复杂,不会有什么协同或默契。”刘锐骑在高头大马之上,走在整支部队的侧面,他对随军长史范进说:“却是要狮子搏兔亦尽全力!”

    诸夏本土当然没狮子这种动物,西汉时期倒是有西域国家进贡了几头,被刘彻当成了异域奇物样,诸夏大地上也就有了狮子的传说。就是西域国家进贡的狮子数量少,先后死了几头,也没有过多繁殖,很快诸夏大地又没了狮子这一物种,它的传说却是流传下去,并有了相关的谚语。

    范进不是那个范进,他也没中举。

    汉国没有科举这么一个制度,走的依然还是先汉的孝廉制度。

    不是刘彦没想搞科举,是诸夏的知识分子就那么多,将全部识字并能流畅书写的人算进去,还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,压根就没有科举的环境。

    “敌军既然是前锋,并且停在三十里外驻营,显然就是为了交战而来。”范进已经事先了解过那里的地势和环境,说道:“视野太过开阔,敌军必然广布哨点,难有偷袭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地势平坦的环境就是那样,要是少数几个人还能小心躲藏地接近,可是人数一多压根就没得藏,除非是敌人压根没警惕心,一旦敌人有布置岗哨或派出斥候,大军想要偷偷接近属于没可能。

    刘锐颔首道:“确实如此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